当前位置: 首页  »  廉洁教育  »  正文  »

时代先锋:雪域红柳情

时间: 2014/07/07   文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| 文章作者:沈俊峰

——追记西藏改则县纪委原副书记、监察局局长其梅

    曾担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常说:“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!”小学语文课本中《高原红柳》一文这样推崇红柳:“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、最常见的一种植物。她遍地生根、开花、结果,从不向人们、向大自然索取什么,只是默默地奉献。”
  
  行走在中秋的雪域高原,随处可见默然而立的红柳,与蓝天白云相衬,处处如画。不禁感叹自然,如何在这高寒地带,锻造出如此的大美?一如这里默默坚守的优秀的人们。
  
  若不是亲身感受,绝难想象身在高原的种种艰难:头痛、乏力、走路飘忽、无法思想,以及因缺氧带来的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和疾病……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,不仅对内地去的人是个巨大考验,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藏族汉子其梅来说,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。
  
  有人曾这样评价在阿里等高原地区工作的人们:能坚持躺着就是胜利!
  
  这虽是一句笑谈,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环境的恶劣。不幸的是,其梅永远躺在了那里。藏语中,“其梅”乃长寿之意,然而天悖人愿,其梅并没有长寿。2012年3月7日清晨,改则县纪委原副书记、监察局局长其梅因积劳成疾,在纷纷扬扬的落雪中悄然离世,年仅49岁。
  
  生前,其梅的座右铭是: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就要做到问心无愧!”他以此作为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。他做到了。他用生命的休止符,完成了“问心无愧”的人生追求!他,不就是青藏高原上一棵耀眼的红柳吗?一棵有情有义、坚忍不拔的红柳!
  
  其梅:“国家的钱,必须每笔都用在刀刃上。”
  
  2006年,其梅调任改则县纪委副书记、监察局局长。这几年,改则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,惠民工程多、投入资金量较大,反腐败任务也重。其梅牢记职责,不辱使命,坚持原则,对违法乱纪的事毫不手软。
  
  2008年,县纪委接到举报,洞措乡卫生服务站在采购药品时,有虚报账目的情况。“案值虽只有1万余元,但这是群众的‘救命钱’, 如果不查个水落石出,势必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,也会损害农牧民的利益。”会上,其梅多次强调这起案件性质恶劣,一定要严肃处理。
  
  经过调查,其梅了解到,时任洞措乡乡长与乡卫生站的一名医生共同到狮泉河采购药品。到了地区后,乡长把事情完全推给那名医生办理,自己则回家探亲去了。那名医生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,利欲熏心,虚开发票,报账时骗取了1万余元。其梅认为,乡长在本案中虽不涉及虚报账款行为,但监管不到位,属于失职行为,必须严肃处理以警示教育他人。最终,经报县委研究,决定给予洞措乡乡长降级处理,并责成相关人员归还虚报的钱款。这一案件的办理结果通报后,牧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。
  
  2010年,县纪委、监察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,物玛乡没有及时落实村干部的务工补贴。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,其梅和时任县纪委书记石诺卓玛多次到物玛乡仔细查账,一笔一笔地核对。白天看不完的,就抱回招待所晚上看,天气冷就坐在被窝里看。有人问:“干吗要那么认真?”其梅说:“国家的钱,必须每笔都用在刀刃上。”
  
 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,由于时任物玛乡乡长责任意识不强,资金到位后没有及时兑现,而是挪作乡里其他经济事务上,但没有据为己有。为此,其梅认为,资金虽未据为己有,但违反了相关政策规定,特别是触及了“惠民政策”这个“高压线”,本着“教育为主,治病救人”的原则,县纪委、监察局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,并要求乡政府限定时间兑现给村干部。
  
  限定时间到期后,其梅又分别找物玛乡8个村的村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,核实误工补贴兑现情况。其梅说:“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处理人,而是要教育人,引导其他人清正廉洁,让惠农资金100%到位,真正惠及百姓。”
  
  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洛加次仁曾经担任阿里地区纪委副书记,对其梅很熟悉。他回忆其梅说:“每一个案子,他都要亲自到我们这里来,把卷宗带上,找一些对案件比较熟悉的老同志。问这样办对不对、程序上有没有问题等。他干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。”
  
  其梅自担任改则县纪委副书记、监察局局长以来,凡是经他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,均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肯定,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。规定科级以上干部每年至少要参加两次观看警示教育片活动,特别是以阿里地区发生的案例为教材,出台了干部职工“七不准”等规定。围绕“安居工程建设、教育三包经费、惠民政策落实”等三大民生问题,广泛开展了监督检查工作。改则县连续五年被评为阿里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。
  
  
牧民:“其梅就是阿里的红柳,根,植于我们的心中。”
  
  沙丘下的红柳,根扎得很深,触须伸得很长,最深、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,以汲取水分。当流沙掩埋了枝干时,红柳会把这些枝干变成根须,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,伸出一丛丛细枝,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。其梅认为,自己就是沙丘上的一株红柳,应该把根须完全扎在群众之中,与群众同呼吸、共甘苦。
  
  其梅除承担纪检监察工作之外,还要在县委的统筹安排下,开展更多的工作。一年四季,抗雪救灾,驻村维稳,普及科技知识,宣讲党的政策,和乡村干部一起动员牧民子女入学,帮助牧民脱贫致富,等等。一年中,他像一只陀螺,永不歇息地旋转。在他的人生词典里,只有加班和下乡,没有“周末”这个词。在乡镇工作,他大部分时间在下乡;在县里工作,他每天到得最早、走得最晚。我们无法亲身感受那种土阔人稀、天地寂寂、简单繁杂的工作,但通过人们充满深情的叙述,完全可以想象并还原其梅以全部生命的热情,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身影。
  
  改则县平均海拔4700米,面积9.7万多平方公里,总人口1.5万。麻米乡是改则县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乡镇。2006年,麻米乡开展草场承包工作。草场承包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,加之麻米乡草场和日喀则仲巴县相连,草场划界工作非常复杂。时任麻米乡党委书记的其梅带头下村开展草场承包工作。
  
  为了确保草场划分的准确性,其梅带领乡工作组常常吃住在野外。现任改则县县委办主任张程良当时就在麻米乡工作,他回忆说:“我们一行四人,没有住宿的地方,其梅书记跟我们一起睡在戈壁滩上。白天还可以,入夜就苦了。傍晚下雨,半夜下雪,那个时候条件非常艰苦。” 因为睡在戈壁滩上,早晨起来满脸满嘴都是沙子。
  
  当这项工作快接近尾声时,他们带的水全部喝完了,粮食也所剩无几,如果车子返回去补给,路途浪费油料不说,人员还要去几个,影响工作进度。其梅动员大家克服困难,以最少的投入完成好这项工作。没有食物,其梅就提议化酥油喝。那是张程良第一次喝滚烫的酥油,喝下去似乎喉咙处被封住了,再也不觉得饿。
  
  就这样,其梅带领工作组硬是在三个月时间里,完成了全乡条件最艰苦的5个村共9700平方公里草场的划界任务。漫长的三个月,他们开的皮卡车磨坏了12条轮胎,其梅和工作组的成员吃不好、睡不好,早已累得疲惫不堪,个个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。
  
  严酷的工作环境,无疑是对他们意志和毅力的一个巨大考验!
  
  改则县高寒缺氧,连县城所在地也是一年四季风沙不断,更甭说海拔更高的乡村了。然而,其梅却凭着特别能吃苦的“老西藏精神”,在乡村工作了多年,赢得了当地牧民的尊重。在牧民心中,他就是亲人,无论什么样的难事,都愿意找他说说。认识其梅的人都知道,其梅对牧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,他是把群众放在心尖上,知冷知热,舍心、舍命地把牧民当亲人的人。群众的每一点难处、苦处,都是他心中的痛,只要是牧民的事,他一刻都放不下。牧民们说:“其梅就是阿里的红柳,根,植于我们的心中,我们信赖这样的好干部。”
  
  尼玛石加:“他就是我心中的‘菩萨树’!”
  
  春天,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鹅黄的嫩芽,接着会展出一片片绿叶。高寒的自然气候,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,红柳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。因此,藏族群众亲切地称红柳为“观音柳”和“菩萨树”。
  
  麻米乡那木起村村民尼玛石加和其梅非亲非故,可尼玛石加逢人便说,其梅是他这一生最亲的亲人。说到其梅,尼玛石加双手合十,满眼泪水。在他的心中,其梅就是他的“观音柳”、“菩萨树”!
  
  尼玛石加第一次看到其梅是在一次暴风雪中。那时,转场的牧民突遇暴风雪困在荒野上。其梅得知这个消息,心急如焚,带着乡干部到处寻找失踪的牧民。暴雪肆虐,汽车行进十分困难。其梅冒着零下三十度的酷寒,和众人在茫茫雪原上走路寻找。那时,尼玛石加一家7口人,只有30多只羊,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。当其梅和尼玛石加一家人相遇时,只见他们缩成一团瑟瑟发抖,特别是尼玛石加最小的女儿,眼看着就要被冻死。看到这样的情景,其梅的眼睛湿润了。他脱下外套、毛衣,用带着体温的衣服包住尼玛石加的小女儿,又把自己的大衣盖到了孩子的身上。
  
  危难之中见真情。这一刻,尼玛石加便深深地记住了其梅。
  
  调查发现,乡里还有不少人生活十分贫困。于是,其梅要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定点联系1户生活困难群众。他联系的对象就是尼玛石加。
  
  第一次到尼玛石加家里,其梅把帐篷里里外外看了一遍,问道:“大冬天,住在这里冷不冷?”尼玛石加的妻子说:“我们还能忍,就是孩子们……”话还没有说完,她的眼泪就止不住掉了下来。其梅说:“这样吧,你们自己打土坯,我帮你们买木料请工人,我们共同把房子建起来,好吗?”
  
  此后,其梅多次专程赶去看房子筹建情况,检查土坯打制、雇车运送木料、组织牧民帮助盖房。来来回回,就连从车上卸木料,他都要亲自上阵。每次无论多晚,都要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。房子封顶那天,其梅一大早赶过去验收房子,把工钱一一发放到牧民手中。
  
  为了给尼玛石加盖房子,其梅自掏腰包1万多元。
  
  没过几天,其梅又来了。这次他雇了一辆大车,拉来了柜子、炉子、厨具、汽灯。不一会儿,一个温馨的小屋布置出来了。看着尼玛石加的妻子在新房里做饭,其梅高兴地说:“这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。”尼玛石加紧紧地握着其梅的手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  
  尼玛石加的家离县城80多公里,逢年过节,其梅都会带着礼品去看望这一家人。2008年4月,尼玛石加的妻子生病,无钱治疗,一家人焦急万分。其梅闻讯后,雇了一辆车,接病人去医院。在医院里,其梅帮助垫了医药费,还买了一大堆吃的,并给了尼玛石加200元零用钱。
  
  “你们还年轻,不能光靠国家,要学会自力更生。”在尼玛石加的新家里,其梅和尼玛石加夫妇谈了很久。其梅说:“我的妻子也没有工作,要说生活上没有困难那是骗人的,但我最自豪的是从来没有向组织伸过手。你们能做到吗?只要你们肯吃苦,我一定会帮你们。”
  
  没过多久,其梅就在麻米乡附近的硼砂厂,给尼玛石加找了一份工作。尼玛石加这一生还从来没有干过放牧以外的任何事,对这份工作很珍惜,干得十分卖力,第一年就挣到了1.4万元。可是,尼玛石加对生活缺乏规划,这笔钱不知不觉中花掉了。等到第二年结算工钱时,其梅帮着尼玛石加规划这笔钱的用法,让他留出一部分购买了大小牲畜。
  
  尼玛石加打工的硼砂厂离村较远,尼玛石加想买一辆摩托车代步,可一时又凑不到那么多钱,其梅得知后,付了一半2500元钱。其后,其梅到村里调研,正好碰上牧民转场,看到尼玛石加靠牲畜驮东西很不方便,心里很不好受。回到县城,他拿出一家人省吃俭用省下的7500元钱,给尼玛石加添了一辆旧手扶拖拉机。当手扶拖拉机开到家门口时,尼玛石加哭了。
  
  其梅调离麻米乡后,始终没有放弃对尼玛石加的帮扶,这些年,他为之投入的钱物超过6万元。如今尼玛石加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,有350只羊、6头牧牛、3处房屋;游牧转场用拖拉机,出远门可以骑摩托车。对这样一个曾经十分贫困的家庭而言,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,而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,意义深远!
  
  不仅帮扶尼玛石加,其梅始终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。他在先遣乡工作时,经常给女儿出嫁、儿子智障的拉宗老人送粮食、送酥油、送砖茶;巴热村三户牧民的100多只牲畜因大雪走失,他坐上牧民的摩托车到处寻找,三天后才找到走失的牛羊;2010年,已经在县纪委工作的其梅下乡途中,突遇牧民扎久的300多只牛羊在大雨中跑散,立刻下车帮助找羊,浑身淋得透湿……
  
  回忆起当年的同事,先遣乡原副乡长角嘎布说:“其梅是真正在群众心中生根开花的人。他经常说,如果一个人光拿国家工资、不为群众办实事,那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,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。” 其梅用短暂的一生,表现了自己矢志不渝追求坚贞的红柳精神。
 
 
  同事:“他用一生书写了‘清正廉洁’四个大字。”
  
  其梅是刚直不阿的“战士”,敢说真话,敢动真格,是大家公认的“包公”。在“小家”与“大家”、个人与国家之间,他的天平总是倾向后者。其梅常说:“我们教育别人清正廉洁,自己要以身作则,自己都做不到,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做到。”认识其梅的人这样评价他:“他用一生书写了‘清正廉洁’四个大字。”
  
  在开展“强基惠民”活动时,各驻村工作队上报的项目,其梅总是亲自调查,精心审核,把每一个项目建设都放到全县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,使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。他对县里每一项较大的工程都了如指掌,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,他都要去好几次,甚至验收完了,他一有空还要回去看看。他时常告诫同事们:“项目和活动资金是扶贫钱,是高压线,谁也不能乱碰。”
  
  去年,其梅被任命为改则县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。为了做好这份工作,他翻高山,涉深谷,过草原,访乡村,走遍了全县48个村(居)工作队驻地,深入基层,调查研究,深刻分析活动开展形势,探讨今后开展活动的新路子。他撰写了《改则县“强基惠民”活动亮点追踪》、《改则县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简述》、《改则县强基惠民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》等多篇调研文章;组织制定出台了《改则县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干部管理办法》、《改则县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纪律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促进了改则县强基惠民活动的深入开展。
  
  “做官容易做人难。”其梅常以这句话与年轻的同事们共勉。在生活中,他严格要求自己,努力做好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楷模。办案多年,他拒绝一切吃请,拒绝一切礼品。乡里工作条件艰苦,下乡再孤独,他也从不参与赌博等活动。2002年,他任先遣乡乡长时,和乡干部达娃一起到拉萨采购乡政府办公材料,供应商说:不要发票可以便宜一点。其梅果断地回复:“不行,我不能助长偷税、漏税之风。”
  
  其身正,不令则行。其梅喜欢抽烟,但县纪委书记石诺卓玛与其梅共事的五六年里,从来没看到他拿过别人的一盒烟、一瓶酒。平时,其梅很少去茶馆喝茶、到外面吃饭。“其梅是廉洁自律的典范,是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。”石诺卓玛这样评价其梅。
 
 
  其梅:“我是个纪检监察干部,怎么能带头坏了风气。”
  
  其梅走了。他留给家人的除了一摞荣誉证书,就是没有还完的银行贷款,以及8本厚厚的工作笔记。在一本工作笔记中,夹着一张其梅手书的字条:1.不让领导交办的事情在我手里延误;2.不让应办的工作在我这里耽搁;3.不让应办理的文件在我手里积压;4.不让应传递的信息在我手里中断;5.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发生;6.不让各种不良风气在我身上出现;7.不让各种流言在我这里传播;8.不让各种违规事情在我这里过关;9.不让来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;10.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。
  
  其梅是这样写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  
  在其梅的内心,永远有着他对亲人最柔情的一角天空,但是,他从不让这片感情掺杂权力与地位的色彩,不让这片感情误导自己作出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。
  
  其梅的妻子没有工作,两个孩子很小,加上老人,其梅一个月六七千元工资要养活七八个人,生活的确艰苦。他的妻子原本是县人大的保洁员,为了照顾其梅多病的妹妹,失去了这份工作。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,她尝试过卖饼子、卖油果,但收入很少。这两年,政府出台了一些公益性岗位,解决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,她身边的很多人由此实现了就业。为了得到一份公益性岗位,妻子没少跟其梅唠叨。但其梅总是那么一句话:“比我们困难的人很多,你就不要打这个主意,我是个纪检监察干部,怎么能带头坏了风气。”
  
  岗位在变,手中的权力在变,但其梅身上的党性没有变,坚持原则的态度没有变。
  
  其梅的生活极其俭朴。前年改则县举办歌咏比赛,其梅连一件像样的西装都没有,还要向同事借西装。去年,其梅的小妹妹次仁措姆在西藏住院,其梅到医院里照顾妹妹。其梅的大妹妹格桑德吉看到他的皮鞋开了一个大口子,劝他去买一双好一点的。结果,其梅花了180元钱买了一双皮鞋,心疼了好几天,一直唠叨说“这是我最贵的皮鞋”。在拉萨期间,其梅的旧手机丢了,仅花了300元钱买了一部手机。
  
  做饭时,大妹妹把小白菜上的黄叶择了一地。其梅从外面进来,一脸惊讶地问:“你扔这么多菜干什么?”大妹妹说:“这些都黄了,不能吃。”其梅一脸不舍地说:“你太浪费了,在我们家里这些都可以吃。”
  
  听到这话,大妹妹的鼻子发酸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  
  其梅原计划退休后在改则县度晚年,但在拉萨的一个表哥建议他退休后到拉萨定居,因为拉萨海拔较低,对他的身体有好处。前几年,表哥替他在拉萨看中了一套房子,可是工作了20多年的其梅却拿不出20多万元的首付,最后只好向大妹妹格桑德吉求助,大妹妹帮他贷款20万元买房。直到去世,其梅还欠了10多万元的房贷,且房子至今也没钱装修。
  
  清贫,不是共产党员所追求的目标。但是,对于一名党的领导干部,这份清贫却让人们更加透彻地看到了其梅的心底。
  
  如今,其梅走了,留给家人的是无限的思念。其梅的大妹妹说:“平时看他什么都省,抽最便宜的烟,又舍不得在外面吃饭,有病在身也舍不得给自己增加营养,觉得他活得太傻。他去世后,知道他帮了那么多人,我才知道,其实我们一直不了解他。”
  
  其梅辞世后,为了办后事,妻子德庆将家里仅有的一张银行卡交给县委办公室的尼玛次仁,请他把钱取出来。银行却告知卡上不到2万元钱。尼玛次仁不相信,其梅工作了20多年,所有的积蓄怎么可能只有这么多呢?正当尼玛次仁疑惑不解时,银行工作人员又告诉他,其梅还有1万元贷款未还,所以卡上的钱还不能全取。尼玛次仁的情绪当时失控,哭着喊道:“这是一个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人一生的积蓄,现在正等着办后事用呢。”
  
  很多人被其梅高尚的人格深深感动了,自发地给其梅的家属捐款。短短几天,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便捐款11万元。人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一个党的好干部的崇敬。改则县委书记张文涛说:“我们的干部职工就应该像其梅这样,无论在乡镇还是在机关,像他那样,克服各种困难,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,就像红柳一样在高原上生根、开花。”
  
  其梅走了,他将生命化为阿里的红柳花,融入阿里百姓的心中,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崇敬。
  
  “秋风吹来夹带着丝丝寒意/红柳叶却被秋风吹得在沙漠上翻滚/只有那红柳丛用羸弱的身躯/与沙尘暴抗争顽强而坚韧/红柳枝在这大漠里坚守纯真/希冀牵手由丛变成林/这就是红柳的梦想/矢志不渝追求坚贞……”诗人大声吟唱的诗句,仿佛就是对其梅最虔诚的颂词!
  
  日前,阿里地区纪委、监察局在全系统开展了“向其梅同志学习、树纪检监察干部形象”的主题教育活动;西藏自治区党委追认其梅为优秀共产党员;中央纪委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监察部追授其梅“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  
链接@采访手记:

面对英雄群体,敬礼!
沈俊峰

  走进西藏,走进阿里,便走入震撼和感动。
  
  圣湖雪山、蓝天白云,那是自然景观给人的震撼;先遣连烈士、孔繁森以及其梅等英模人物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涌现,其勇敢坚强、奉献牺牲的品格,同样令人震撼。采访后,才会发现,在孔繁森、其梅的身后,是一个形象高大的英雄群体!
  
  从拉萨到阿里,开车要两天。途中,因为采访组乘坐的汽车坏了,自治区纪委一位参加驻村工作队的副厅级干部将车换给了我们。倒腾行李时,发现他的汽车后备箱里竟然装着切菜板、蔬菜、方便面、碗勺等生活必需品。这是他为自己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准备的,可以想像其工作和生活的艰苦!沿途到几个县采访,县纪委、监察局的同志多奋战在偏远的基层,留守办公室的只有一两个人。听了阿里地区同志的介绍,才知道长期工作在这个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,是个什么样的境况。就在我们到达阿里的前几天,当地一位40多岁的县委书记因恶劣的环境突然去世……据阿里地区组织部门提供的一份材料:2003年至2010年10月,地区共有70名干部因病去世,平均年龄40.5岁。除高原气候外,长期过量工作、休息不够也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。
  
  我被震撼了、感动了。我清楚,我面对的是一个英雄的群体。面对这个群体,我感到自己文字的单薄与苍白,采访时间的短促和浅显。我知道,其梅不过是这个英雄群体中的普通一员,但他的品格和境界足以让人景仰!清清白白做人,扎扎实实做事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用好手中权力、当好人民公仆,这便是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。其梅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全部意义!
  
  面对这样一个英雄群体,我只能虔诚地鞠躬,将洁白的哈达献在孔繁森、先遣连战士和其梅同志的墓前,以表达我深深的敬意!
  
  现在,我离开了阿里,离开了西藏,回到了北京,但震撼和感动却成了永远的印记。面对英雄群体,敬礼!

廉洁教育